提案选登

当前位置:首页> 参政议政 > 提案选登

关于加强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

发布时间:2013-10-16

   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,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并列,“五位一体”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,由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因此,加强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建设“大湖名城,创新高地” 和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   
一、我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
目前,我市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极其严重,主要表现在:农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、农药,造成土壤和水质严重污染;严重污染了耕地;农村生活垃圾、农膜、包装袋等随意丢弃,污染土地、水源、空气,严重影响村民居住环境;到处可见的毁林种地、陡坡开荒、采石采矿现象,造成水土流失,严重破坏生态环境。
   
二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
   
引起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很多,既也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,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少,留守人员科技文化水平较低,环保意识淡薄有关,也与地方政府急功近利,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,制度建设,法规执行力度不大等有关。鉴于此情,提出如下建议:
    1
、强化政府职能,科学制定规划。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运行机制,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,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,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。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行政村和自然进行科学规划,宜合则合,集中建村,房屋以及道路、水电、通讯、垃圾和污水处理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文体活动场所等按高标准统一规划设计,努力实现我市村庄规划全覆盖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周期长,可以分步实施,一时办不到的,应预留建设空间。
    2
、加强污染治理,改善居住环境。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大力开展植树造林、湿地保护与修复、矿山保护与修复、水污染防治等生态建设工程,开展“二清四改一建”(清理畜禽粪、垃圾堆,改水、改厕、改圈、改灶,建沼气池),积极推广天然气、沼气、太阳能等清洁能源,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,建立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集中处理”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,建设环境优美的村容村貌。
    3
、发展生态经济,控制面源污染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,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,走生态化、品牌化、产业化发展路子,大力发展有机农业、都市农业,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,促进农业专业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。实施农药、化肥减量化生产,使用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结合防治技术,大力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,增加有机农业生产补贴,有效控制农业污染。
    4
、加强环保宣传,培育生态文化。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等媒体积极面向农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,让村民了解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,掌握如何在生产生活中降低污染物产生的常识,唤起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;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,设置农村生态文化墙、宣传栏、广告牌,制定生态文明公约,创作生态文化艺术作品,开发生态文化产品,营造浓厚的农村生态文化氛围。(裴正峰)